雷速体育-朗尼克离任后曼联豪掷7亿欧引援 战绩不升反降排名持续下滑
自2022年朗尼克离开曼联帅位以来,红魔在转会市场上动作频频,累计投入超过7亿欧元引进新援,然而球队的战绩却未能如预期般提升,反而在英超联赛中的排名逐年下滑,这一现象引发了球迷和足球评论员的广泛讨论,许多人质疑曼联的引援策略与管理层的决策能力。
朗尼克时代的遗留问题
朗尼克在2021-2022赛季短暂执教曼联,尽管他的任期仅有半年,但他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球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,包括阵容老化、引援缺乏长远规划等,当时,这位德国教头甚至表示,曼联需要“开胸手术”级别的改革才能重回巅峰,在他离任后,曼联的管理层并未完全采纳他的建议,而是选择通过高价引援来快速补强,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。
7亿欧引援的成败分析
过去两个赛季,曼联在转会市场上投入巨大,签下了安东尼、卡塞米罗、利桑德罗·马丁内斯、芒特、霍伊伦等多名球员,总花费超过7亿欧元,这些引援并未显著提升球队的竞争力:
- 安东尼(9500万欧元):作为曼联队史最贵的引援之一,安东尼的表现远未达到预期,他的进球和助攻数据平平,且缺乏突破能力,被批评为“性价比极低”的交易。
- 卡塞米罗(7000万欧元):虽然巴西中场在首个赛季表现稳健,但本赛季状态大幅下滑,伤病增多,难以维持高水准。
- 芒特(6000万欧元):从切尔西加盟后,芒特长期因伤缺阵,对球队的贡献微乎其微。
- 霍伊伦(7500万欧元):年轻的丹麦前锋展现了一定的潜力,但尚未证明自己配得上如此高昂的身价。
相比之下,曼城、阿森纳等竞争对手的引援策略更加精准,往往能以更低的价格签下更适合球队体系的球员,而曼联则屡屡陷入“高价买人,效果不佳”的怪圈。
排名持续下滑 欧冠资格岌岌可危
在朗尼克执教时,曼联最终以英超第六名的成绩结束赛季,勉强获得欧联杯资格,而在他离任后的两个赛季,曼联的排名不升反降:
- 2022-2023赛季:曼联排名第三,看似有所进步,但实际积分仅比朗尼克时代多出几分,且依赖的是个别球员的爆发表现(如拉什福德)。
- 2023-2024赛季:截至目前,曼联在联赛中表现低迷,甚至一度跌至中游位置,争夺欧冠资格的形势极为严峻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曼联在欧冠小组赛中早早出局,甚至未能进入欧联杯,进一步暴露了球队的稳定性问题。
管理层与教练的更迭困局
朗尼克离任后,曼联先后聘请了滕哈赫担任主教练,尽管荷兰教头在首个赛季率队夺得联赛杯,但本赛季球队的表现却大幅滑坡,许多分析认为,曼联的问题不仅在于教练,更在于管理层缺乏清晰的建队思路。
- 引援决策混乱:曼联的转会操作常被诟病为“临时抱佛脚”,缺乏长期规划,高价引进安东尼被认为是滕哈赫的“嫡系”交易,而非基于球队实际需求。
- 更衣室问题:多名球员被曝出对战术不满,球队凝聚力不足,这与朗尼克时期指出的“缺乏团队精神”问题如出一辙。
球迷与名宿的批评
曼联名宿加里·内维尔多次公开批评俱乐部的运营模式,认为球队“花钱如流水,却看不到进步”,而球迷群体中也弥漫着失望情绪,许多人开始怀念弗格森时代的稳定与成功。
前曼联队长罗伊·基恩更是直言:“现在的曼联就像一艘没有方向的船,花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”
未来何去何从?
面对持续低迷的表现,曼联管理层面临着巨大压力,如果本赛季最终未能进入前四,滕哈赫的帅位可能岌岌可危,而俱乐部的引援策略也势必需要重新评估。
有报道称,曼联新股东拉特克利夫爵士计划对足球部门进行彻底改革,包括聘请专业体育总监、优化球探体系等,这些措施能否奏效,仍需时间验证。
朗尼克的离任曾被曼联高层视为新时代的开始,但两年过去,球队的战绩不升反降,7亿欧元的引援未能带来质的飞跃,如今的红魔似乎仍在重复过去的错误,而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,将成为俱乐部未来最大的挑战。
留言0